在此分享聆聽其中一位著名演講者Robert Vallerand教授的心得,他是InternationalPositive Psychology Association(IPPA)的主席,講題是The Role of Passion in Positive Psychology。
Vallerand教授在2003年時將「熱情」定義為:「一種對於某種活動的強烈意向及渴望,且此活動是為個體所喜愛、認為有價值且投入許多時間。」他的研究更發現75%~85%的人在人生中至少都會有一項熱情活動所在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熱情之所在,像是對於寫部落格的熱情、對唱歌的熱情、對研究的熱情…等。Vallerand教授在演講中又提出熱情(passion)分成兩種,一種叫和諧性熱情Harmonious passion,另一種叫強迫性熱情Obsessive passion。
1. 和諧性熱情Harmonious passion:對於某種活動的強烈意向及渴望,然而卻是在個體可以控制的情況下。個體可以自主選擇何時參加或不參加這項活動,而且不會導致在生活的其他活動產生衝突。
2. 強迫性熱情Obsessive
passion:個人也是喜歡這項活動,卻被內外在的附加物所強迫地參與此活動,變成個人必須要參與這項活動,因為他們已經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參加。
簡單來說,以「騎單車」為例,如果我是出自內心喜愛,自由選擇從事這項運動,並且自由控制何時做這件事,何時做別的活動,這種熱情稱為和諧性熱情;然而,如果我是為了減肥,感受到社會期待或自我期許的眼光及壓力,變成無法控制的不停的想去騎單車減肥,甚至生活大部份的時間都被騎單車所占據。最後,最後導致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衝突,這種熱情稱為強迫性熱情。
強迫式熱情會使人在活動成為負向因子,卻仍會讓人繼續參與。對於這種弔詭的矛盾困境,Vallerand教授的研究則以單車騎士作為研究對象作追蹤調查。研究結果顯示,約有 30%的受訪者會在冬天嚴酷的環境中繼續進行單車運動,而這些人在強迫式熱情上的得分確實顯著地高於非寒冬騎乘者。這個結果顯示擁有強迫式熱情的人會使人有僵化的參與形式,並且反映在即便活動已成為生活的負面因子,仍會選擇繼續參與。
因此,Vallerand教授研究發現「和諧性熱情」較能促進正向心理、幸福感及最佳表現。最後,Vallerand教授也建議在投入人事物時,無論是學業、工作、興趣甚至愛情等等,要盡量運用自己的強項(VIA),比較能擁有「和諧性熱情」去從事這些活動,而且才能幸福久久喔。
參與完演講後,再次閱讀相關文獻,發現後續的熱情研究還延伸至不同情境中,如:賭博、網路使用、運動等,以及不同的研究對象,如:賭徒、伴侶、運動員甚至企業家等。研究的結果也都相當有趣,限於篇幅在此就不詳述。
身為研究者,我們仍然要抱持著好奇及提問的態度,還有許多思考點都有待未來研究,例如:強迫式熱情就一定跟負向結果有關嗎?不同年齡階段(如兒童?青少年?老人?)或不同職業(藝術家?)的熱情之後續影響?甚至這兩種熱情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可能大不同?熱情該如何培養?
身為教育工作者,我們更要努力去啟發學生對於學習的熱情。現代社會中,有些學生都是為了社會期許或父母威脅利誘下去讀書,或許考試成績高分,但讀書這件事對這種學生而言並不屬於Vallerand教授所謂的熱情活動。所以,熱情該如何教或培養?讓學生能發自內心喜愛學習、認為有價值且願意投入許多時間,這也是我要繼續努力思考的方向。
總而言之,很開心能參與這場研討會,讓我學習到許多新的觀念與知識,以及未來研究及實務上新的思維,著實獲益良多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